close

看完印象深刻的演員篇之後,接下來就要來談那些為故事點亮一切的編劇們,一部戲的誕生,劇本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戲劇傳達故事的雛形,更可以說「沒有劇本,戲就拍不成」這個說法,在一部戲拍攝之前,演員會進行讀本,讀本完之後,導演也會用他的一點意志,稍微更動劇本或是跳脫劇本的框架來呈現,日本大部分是比較按照劇本上的台詞作為演出,台灣則比較跳脫一點,筆者會放上晨間劇的劇本內容照,你會發現,如果你有看過台劇劇本的話,就會看到日本的劇本比較偏向小說的形式,而且用心程度真的微吃驚,這些編劇家他們的寫劇風格不太一樣,但值得讓日劇迷津津樂道,為您介紹5位印象深刻的編劇家們

 

1. 三谷幸喜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90年代的日劇當中,有一位編劇的名字特別的響叮噹,那就是 三谷幸喜,那他最有名的編劇作品就屬《古畑任三郎》系列劇,他的線索埋線是經過縝密的安排,甚至你在看這部戲的時候,對於劇情的疑點和鋪陳是可以順暢的去觀賞,而當時的刑偵劇沒有像現在這麼讓人感到過時,有些線索和推理的佈局是讓人驚奇的,這也奠定他編寫劇本的實力,而筆者覺得,其實他寫NHK大河劇是很厲害的,強過於《古畑任三郎》系列劇,尤其是《鎌倉殿的13人》,因為幕府時代是一個比較黑暗的時代,有讀過日本歷史的人最清楚不過,而且鎌倉時代除了一些將軍和君王都有一些描述之外,對女性而言是沒有留下任何的紀錄和撰寫敘述的,所以你只能用想像力去憑空來寫,這是最困難的,再加上我所提到的幕府時代的黑暗,如果你用寫實的方式去寫,會倒人胃口以及過於沉重,所以他選擇用『黑色喜劇』的方式編寫,就不會有觀賞者有轉台的念頭,他的劇本有他一定對劇情故事的想像及呈現

學院賞 得獎紀錄:

第1回《警部補・古畑任三郎
第5回《奇蹟餐廳》
第8回《古畑任三郎 第2部》
第21回《古畑任三郎 第3部》
第26回《不平凡的勇氣》
第43回《NHK大河劇 新選組 !
第91回《NHK大河劇 真田丸
第114回《NHK大河劇 鎌倉殿的13人》
 

2. 宮藤官九郎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宮藤官九郎(筆者都稱他為宮九),一位震撼日本戲劇圈的編劇家,只要他編寫的劇本,都會讓專業票源看見,甚至是論及到得獎,一些演員和他合作的執導和劇本,都對他印象深刻,其實他除了擅長寫劇本之外,還擅長執導,再來就是演戲,而筆者覺得他的演戲,比他居於幕後來的更有光芒,筆者不是帶有貶意去說他的演出,而是他寫的劇本,是讓劇迷感到沒有任何極限的編劇家,講比較白話一點就是像個藝術家,腦洞全開,任意揮灑色彩的人,而他的觀察力相當驚人,他的劇本出道作池袋西口公園》就足以看見這位編劇的驚人實力,不僅是社會現象劇種,甚至是喜劇、愛情、軟性題材...等類型都寫得出劇本來,尤其311大地震,筆者覺得他對這場天然災害是具有深刻印象的,怎麼去吐槽與他的想法不符的東西都沒關係,可以說他在劇情裡面偶而放置這樣的嘲諷與戲謔,是凸顯出他想法的與眾不同,但唯獨311大地震的事件就不會去做這些事情,而是帶有極大的人文社會關懷,讓觀眾去看見這場天然災害真實的樣子以及遭遇,《小海女》就屬如此,如果沒有像他這麼鬼才的編劇家,日劇是否能夠有這麼不同的風貌嗎?

學院賞 得獎紀錄:

第25回《池袋西口公園》
第32回《木更津貓眼》
第37回《我的老婆是男人》
第39回《曼哈頓愛情故事》
第45回《虎與龍》
第59回《流星之絆》
第66回《刑警自戀狂》
第78回《NHK晨間劇 小海女》
第83回《SORRY青春!》
第89回《寬鬆世代又怎樣》
第95回《監獄公主》
第107回《我家的故事》
第119回《極度不妥!》

 

3. 森下佳子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筆者在查詢她的資料時,發現她也對於漫畫原著有疑似魔改的現象,姑且先不論她的爭議,看她歷年來編寫的劇本好了,她其實是擅長寫原創大過於改編,從晨間劇《多謝款待》就可以知道她的編寫非常奇特,不僅賦予角色新的人設態樣之外,當觀戲者認為會往那個方向發展時,她會拐一個彎編寫,好像是觀戲者想什麼,她都知道似的,然後再朝觀戲者認為的那個方向圓回去,這是筆者所看到的部份,他的劇本編寫風格獨特,有些改編劇和原創劇都可以寫得如此叫座,在筆者看來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學院賞 得獎紀錄:

第42回《在世界中心呼喊愛》
第63回《仁醫》
第69回《仁醫 2》
第80回《NHK晨間劇 多謝款待》
第85回《天皇御廚》
第98回《女強人小媽》(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4. 坂元裕二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因為《東京愛情故事》讓大家都知道坂元編劇,他擅長寫常人的內心以及日常生活的描繪,名編劇生方美久就是致敬於他的編寫風格,才會讓大家認為生方編劇是『女版的坂元裕二』的錯覺,不僅是愛情劇,他對於社會現象的觀察更是驚為天人的,從《2個媽媽》《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這三部劇就可以知道他的劇本編寫和社會觀察力的自我覺察是緊密扎實的,沒有令人空洞或空泛,而筆者覺得他是一位帶有社會覺察的一位編劇家,不偏重哪一方,只要他有觀察和人文關懷,以及引人入勝的編寫風格,就會讓劇迷和觀戲者吸引收看他寫的日劇作品

學院賞 得獎紀錄:

第53回《我們的教科書》
第65回《2個媽媽》
第70回《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
第76回《離婚萬歲》
第92回《四重奏》
第108回《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第113回《初戀的惡魔》

 

5. 岡田惠和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他的劇本,雖然故事的腳步放慢,但在放慢之中有他想要傳達的訊息和隱喻的探討,從《她們的時代》就可以看到岡田編劇的寫劇風格,沒有過於聳動、尖銳、甚至為了吸引人們眼球的注意而拋頭顱灑狗血(有些90年代的日劇會有這個問題),他的劇本故事是很輕的,讓你感到舒服之餘,再拋出沉重,而且是人們難以用言語覺察的現象,冷不防地呈現出來,是一位筆者認為很獨特的一位編劇家

學院賞 得獎紀錄:

第14回《海灘男孩》
第22回《她們的時代》
第30回《NHK晨間劇 沖繩水姑娘》
第35回《獻花給倉鼠》
第72回《倒數第2次的戀愛》
第94回《NHK晨間劇 少女的時代》

 

以上就是為日劇的劇本編寫創造不凡雋詠的編劇家們,而他們現在依舊還為現今的日劇圈繼續端出好的戲劇作品,那就來看日劇的劇本是什麼樣的形式吧,筆者以晨間劇為例子,用《沖繩水姑娘》及《花子與安妮》的劇本照片來看他們的劇本是什麼樣子的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上面這張照片是第某某集的演員登場表,然後S代表場景,D/N代表時間是白天和晚上,會細分早中午晚四個時間,再來是標題,以及L和S代表的是場景拍攝的時間長短,畫圈圈的地方則是演員該要在哪一個場景需要到場拍戲的註記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上面這張就是劇本的台詞了,不是像台灣那種橫式的台詞編排,在日本大部分的劇本都是直式編排,你會發現,台詞區的上面空白一片,如果是很認真的演員就會在那上面做筆記,其實那是對應劇情狀態場景的格式所保留的空白,在下方照片挑過之後你就會看到了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上方照片是出演晨間劇演員相關的詳細資訊,以及卡司欄下方集數要出席的情形表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旁白也會把配音台詞寫進劇本裡,說書人其實也代表編劇對故事的大概敘述和編劇某種程度的意志會寄託在說書人上面,而旁白也會另外到配音室配音,詳細內容就請聽學院賞30年晨間劇篇的語音服務,會有對晨間劇旁白的說明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日劇學院賞30週年經典回顧–成為讓劇本雋永的編劇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 的頭像
    Ken

    JPK+81 日劇聊聊手札

    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