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文章就來說說2000年代那些受封為最佳作品的14部日劇吧!每一部在當時頗有話題度,以及反映日本社會當時的社會現象,你們在這篇文章當中可以看到,得獎的日劇幾乎都是醫療和社會現象的題材,愛情劇逐漸受到挑戰,這代表2000年代給獎的視角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同時也能感受到劇迷的口味慢慢產生變化(挑選的日劇都是台灣劇迷具有印象的,如果沒有列到的請見諒,因為全部說完篇幅太長會說不完)
1.《美麗人生》
這部戲是比《長假》更具神話式的作品,主要是因為它更貼近現實,捨棄掉過往愛情劇的夢幻泡泡,淒美的告訴你正常人和患有疾病者的相處過程,即便是愛情,也與生活和夢想牽動羈絆著,這齣誕生的背景很鼻酸,因為編劇北川悅吏子生了一場大病,在病床上寫出這麼讓人動容的神作,當時的觀眾是難以想像的,過往北川悅吏子的作品都具有浪漫氣息的愛情劇,但要寫這樣的虐心劇,就可看出北川悅吏子談論愛情不一樣的那一面,站在輪椅行走的那一幕後來被宮九偷臭,但是這個橋段,神似鐵達尼號的Jack & Rose在船頭上相擁的橋段,也是相當動容的,整齣戲看完,會讓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宣洩出來(如果你是感性派的話),收視率也創下不可思議的紀錄,封為「神劇」不為過,在第24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7項大獎,是學院賞歷屆以來獲獎最多的日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主題曲、最佳劇本、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2.《池袋西口公園》
如果說要談宮九最厲害的戲,莫過於這一部了,這齣戲揭露了進入21世紀的日本,在華麗的外表下,隱藏了日本社會現實的層面,你可以說憤青也好,或者是某種程度的題材爆炸,這部戲談到暴力、販賣並吸食毒品、強迫賣淫、援助交際、殘忍的殺人畫面與鮮血、斷肢、勒殺傷口的特寫、非法移民、幫派鬥爭、連續殺人魔、父親性侵女兒、性轉換、非法性愛錄影帶等等劇中元素,都會令當今的家長會與觀眾皺起眉頭—更別提人人隨手隨時點燃的香菸、或是窪塚與長瀨之間若有似無的同志情愫,看完你會有所反思,也是學院賞裡面,最經典不過的社會現象劇,在第25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4項大獎(最佳男配角、最佳主題曲、最佳劇本、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3.《HERO》
這齣會讓你對律政劇有所改觀,而且,也對檢方體系有所認識,主角是被退學的男子,很勵志的考上檢察官,但他和一般的檢察官超級不一樣,辦案的方式非常獨特,同事都和他處的不好,不過案件接踵而來的情況下,他們就攜手將證據還原,幫助被告,每位演員的表現都很精彩,甚至當時也掀起一股考檢察官的熱潮,就是這部戲所帶起的,無疑是職人劇所引發的社會現象,在第28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3項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主題曲、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4.《急診室大醫生》
當美國影集《急診室的春天》有了空前絕後的大成功時,日本呢? 其實日本也有醫療劇劇種,只是早期比較灰暗了些,但《急診室醫生》系列推出後,就震撼全日本上下劇迷的心,它改變了日本醫療劇的沉痾,重點放在醫生和護理師之間的關係,透過治療病人來闡述一間醫院團隊的日常,第二季更勝過第一季,有節奏且有質感,特別是對一些比較有爭議的醫病問題給出獨特的思維,以及醫療政治的相關問題,它是會給你探討和思考空間的,這也是這齣收視好且獲得獎項青睞的原因,在第30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2項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5.《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
這齣當時的台灣劇迷是砲聲隆隆,但為什麼筆者會提這齣戲呢? 它比較是探討內心的戲,愛情、懸疑和自我認同的元素融合,會有不一樣的戲劇風格,你可以不喜歡這齣戲,但不可否認主演木村拓哉細膩的表現,在第33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4項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劇本、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6.《小孤島大醫生》
這一部筆者覺得它很經典,因為它是探討「偏鄉醫療」的部分,日本其實也有偏鄉,這點跟台灣很像,尤其是以醫療來說,同樣都不像大都會有這麼多資源,在缺乏精密醫療器材的環境中,他幫島民進行了相當困難的腹腔大動脈瘤、眼科等手術,也曾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幫病患緊急截肢,下甑島上甚至有句話說「天命交給神明,生病交給瀨戶上」,也因為它真的太值得改編成故事了,所以小學館就開始連載他的漫畫,而吉岡秀隆在2000年代時期的電影演出也頗有演技,也被大眾注意到他的表現,電視台就順勢的讓他演主角,不料一播完就轟動不斷,收視也是相當的好,這齣的視角是歷屆日劇從未有過的,拿來介紹想必非常適合不過了,該劇在第38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4項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主題曲、最佳劇本、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7.《白色巨塔 2003》
這齣戲曾經被改編成日劇,後來2003年,為了紀念富士電視台的開台而再版,筆者有看再版的故事,真的超越了原版,而且也有追下去的動力,雖然主角財前醫生真的太壞了,而且也不認為自己有做錯什麼地方,這也揭示日本醫療背後體制的腐爛,同時應驗了「權力使人腐化」這句話,但在要最終回的時候他也嚐到疾病的苦果,這也讓我們知道壞人是不長命的,在第40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大獎(拿下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8.《在世界中心呼喊愛》
這是一部催淚的日劇,卻也是日本純愛劇的最高境界,除了細膩的演技之外,卻展現生死交織的感情往事,這大概只能透過老天爺的視角,才能編寫出那麼肺腑的故事吧,在第42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5項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主題曲、最佳劇本、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9.《極道鮮師2》
這齣在第一季就很精彩,但其實第二季卻是超越所有的系列當中最好看的,當然,仲間由紀惠的角色表現到無可挑剔,關鍵就是每一集的故事當中,那些潛藏在學生當中的困難和複雜不為知的那一面,是扣人心弦的,而最後的故事更是感人肺腑,在第44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2項大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
10.《電車男》
這齣無疑是次世代當中的愛情故事,而是因為在網路留言板刊載的一段故事改編而成,你很難想像,常出沒秋葉原的宅男,竟然會喜歡上女筆友,而讓他追求愛情,在日劇《網路情書》都有交筆友戀愛的劇情,但《網路情書》是有男女主角都有職業,而且是錯過彼此之後相遇的故事,這齣不一樣的是,整體劇情的氛圍是透過宅男有點拙的求愛行動,到最後產生感人的化學變化,動容了所有人的心,在第46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3項大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11.《熟男不結婚》
這齣是以社會現象來作為故事的出發點,在那時候的日本就已開始有單身主義的思維出現,導致結婚率下降,進而影響到少子化這樣的趨勢,因此單身就被視為是不婚主義者,但是單身真的不好嗎? 在本劇會給你探討的空間,筆者也有看這齣,覺得雖然男主角的個性不討喜,但背後的原因很好理解,即便最後的戀情失敗告終,不過只要主角覺得自己可以過得很好,就算沒有愛情,生活還是能繼續過下去,在第50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5項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劇本、最佳導演、特別獎,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12.《交響情人夢》
這齣很難用言語或文字來說這一齣,不過交響樂團的演出實在是太驚人,玉木宏也演活千秋王子,而上野樹里的野田妹,真的讓人看了相當心疼和感受到她在劇裡的一舉一動,在第51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3項大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特別獎,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13.《Last Friends》
在這部戲裡,它雖然有話題上的聚焦,但讓你更為深刻的是,暴力和性別認同的躁動,是遇到了才能嚐到真實的一面,當愛情不是愛情,當朋友卻想進一步作伴,這樣的故事,要有一定的觀察才有辦法寫出來的,在第57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5項大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主題曲、最佳劇本、最佳導演)
14.《仁醫 第一季》
不得不說,這齣相當經典,也是NHK大河劇最為難纏的勁敵,你可以說它是穿越加上時代醫療劇,但它可以是早期日本醫療沒那麼發達的真實剖劃,編劇森下佳子厲害之處就是把故事變得有新意,不僅是醫療劇,更能看出時代的風貌,讓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慢慢回味,也是主演大澤隆夫演藝生涯的最高峰,在第63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6項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主題曲、最佳劇本、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