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文章就來說說2000年代那些受封為最佳作品的14部日劇吧!每一部在當時頗有話題度,以及反映日本社會當時的社會現象,你們在這篇文章當中可以看到,得獎的日劇幾乎都是醫療和社會現象的題材,愛情劇逐漸受到挑戰,這代表2000年代給獎的視角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同時也能感受到劇迷的口味慢慢產生變化(挑選的日劇都是台灣劇迷具有印象的,如果沒有列到的請見諒,因為全部說完篇幅太長會說不完)
1.《美麗人生》
這部戲是比《長假》更具神話式的作品,主要是因為它更貼近現實,捨棄掉過往愛情劇的夢幻泡泡,淒美的告訴你正常人和患有疾病者的相處過程,即便是愛情,也與生活和夢想牽動羈絆著,這齣誕生的背景很鼻酸,因為編劇北川悅吏子生了一場大病,在病床上寫出這麼讓人動容的神作,當時的觀眾是難以想像的,過往北川悅吏子的作品都具有浪漫氣息的愛情劇,但要寫這樣的虐心劇,就可看出北川悅吏子談論愛情不一樣的那一面,站在輪椅行走的那一幕後來被宮九偷臭,但是這個橋段,神似鐵達尼號的Jack & Rose在船頭上相擁的橋段,也是相當動容的,整齣戲看完,會讓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宣洩出來(如果你是感性派的話),收視率也創下不可思議的紀錄,封為「神劇」不為過,在第24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7項大獎,是學院賞歷屆以來獲獎最多的日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主題曲、最佳劇本、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
2.《池袋西口公園》
如果說要談宮九最厲害的戲,莫過於這一部了,這齣戲揭露了進入21世紀的日本,在華麗的外表下,隱藏了日本社會現實的層面,你可以說憤青也好,或者是某種程度的題材爆炸,這部戲談到暴力、販賣並吸食毒品、強迫賣淫、援助交際、殘忍的殺人畫面與鮮血、斷肢、勒殺傷口的特寫、非法移民、幫派鬥爭、連續殺人魔、父親性侵女兒、性轉換、非法性愛錄影帶等等劇中元素,都會令當今的家長會與觀眾皺起眉頭—更別提人人隨手隨時點燃的香菸、或是窪塚與長瀨之間若有似無的同志情愫,看完你會有所反思,也是學院賞裡面,最經典不過的社會現象劇,在第25回學院賞獲得最佳作品之外,也獲得其他4項大獎(最佳男配角、最佳主題曲、最佳劇本、最佳導演,不計入廢除的獎項)